当前位置:主页 > 相关行业 >

宋世杰:谋振兴 宜居宜业“靓”乡村

发布时间: 2023-04-25 17:18:54 来源:中国网三农

图为宋世杰(左一)联系当地供电所帮助香瓜种植户解决大棚用电难题。


【资料图】

宋世杰是国网蚌埠供电公司的一名员工,2021年6月,他被派驻到安徽省怀远县淝南镇蒲林村这个陌生的乡村,开启了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征程。一直以来,宋世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团结村“两委”,关心群众冷暖,谋发展、找出路,培育特色产业,带领大家一起把蒲林村建设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用自身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抓队伍 盘活发展动能

蒲林村地处平原地区,北邻北淝河,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耕地面积为720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从驻村第一天起,宋世杰就把熟悉村情、村貌、摸清全村脱贫户情况,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为尽快取得蒲林村党员、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他和村“两委”一起印发了便民服务联系卡,方便彼此联系,解决村民实际困难。

干工作、谋发展,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宋世杰将目光聚焦在村“两委”、网格员、党员和脱贫户身上,加强沟通联系,形成村“两委”管大局、网格员促落实、党员带头干、脱贫户跟着干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构建高效有序的乡村振兴管理体系,汇聚工作合力。

“我们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访排查全村1093户人家,对70户脱贫户、10户监测户信息进行了重点核对。”宋世杰说,根据摸排结果,梳理出6户重点关注对象,制定详细的帮扶措施。

“在这里一个月拿两三千元,可比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家的日子好多了。”经宋世杰多方联系,陈雪芳等3名脱贫户经培训后被推荐到镇里的企业上班,同时推荐22名脱贫户走上村里的公益岗位,帮助他们增加就地就业收入。

2022年,宋世杰积极联系国网蚌埠供电公司,投资13万元,建成50平方米的电力爱心超市。爱心超市配备了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小家电、粮油副食品、五金工具等物品,以积分兑换为抓手,通过农户参与活动兑换物品的形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学习农耕技能。

聚合力 打造美丽乡村

凝聚多方力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蒲林村努力打造美丽乡村。2021年以来,宋世杰带领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户、院、村”三级分类制定整治标准体系,将公共区域卫生、房前屋后管理、基础设施维护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探索建立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模式,形成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宋世杰说,在改造中要杜绝大拆大建,拒绝“千村一面”,充分考虑民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提升乡村风貌的“颜值”和“内涵”。

在蒲林村入口处西边的公路上,有一处弯路没有路灯,村民夜间出行不安全,夜间行车也非常危险。驻村工作队自费购买了4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照明问题。为彻底解决夜间照明问题,宋世杰积极联系帮扶单位,申请5万元专项资金,为蒲林村安装了20盏太阳能路灯。

90多岁高龄的刘桂芝家门口的道路坑洼不平,驻村工作队联系当地公路管理部门,将原先的砖石路变成了30米长的沥青路,路面平坦整洁,老人的日常出行也更安全了。刘贵芝说:“宋书记把自己当村里人,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是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为我们办实事的好书记。”

为保障蒲林村用电可靠性,宋世杰促成国网蚌埠供电公司投入28万元,更换电灌站自建的老化线路。“现在电灌站‘马力全开’,可以灌溉8000亩以上土地,不仅满足了蒲林村农田灌溉的需求,还辐射到相邻村,惠及2100多户。”蒲林村党支部书记蒲加千对此很是感慨。

小家美,乡村才能美。在宋世杰的提议下,村“两委”将全村划分为7个整治区域,将常年在家的45名党员分为7个责任小组,并将每月的12日定为党员活动日,做好各责任区域的环境卫生清扫。

党员带头,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干劲更足了。现在的蒲林村,青瓦白墙,房屋整齐划一,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

谋出路 培育致富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

“发展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我们村近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乡村振兴,宋世杰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围绕村情积极探索产业振兴思路,从产业和销路两个方面着手,着重发展特色养殖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富裕。

得益于宋世杰的职业背景,他与国网蚌埠供电公司有效对接落实光伏的优惠政策,给符合条件的村民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共计安装10户屋顶光伏,安装容量200千瓦,年发电量约26万千瓦时,每年增收约1.8万元,真正把屋顶资源打造成农户的“摇钱树”。

张训是蒲林村村民,在村“两委”的帮助下,他家购买了20只绵羊,开始养殖绵羊。宋世杰带领工作队经常对其进行走访,联系专业养殖单位,帮助他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在一次走访中,宋世杰发现羊圈的风扇风力小、排风弱,尤其到了夏天,羊圈内温度高,不利于绵羊的生长。宋世杰联系当地供电所,为羊圈风扇更换了大电机,有效改善了羊圈的养殖条件。目前,张训家已有绵羊80余只,年销售额达到10多万元。

产业强,则民富。张训家的绵羊养殖效应,引得其他村民纷纷效仿,退休的村党支部书记张伏云率先响应,养起了龙虾。

在宋世杰的鼓励下,张伏云扩大规模,在养殖龙虾的同时,试点养殖鳜鱼,摸索出鱼虾共养的新路子。目前,张伏云的养殖规模扩大到180亩,年收入近100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水产养殖大户。

有了产业,打通销售渠道至关重要。一方面,宋世杰积极对接联系供电公司,通过职工食堂消化部分农副产品,另一方面,宋世杰通过“网上销售+本地推广”的方式,固定联系一些消费客户,为蒲林村打开销售渠道。驻村以来,宋世杰带领驻村工作队共计帮助销售40余万元的农副产品。

标签:

为您推荐

  • 最新资讯
  •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