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相关行业 >

老窑厂熄火已十年 窑火今重燃琉璃又重生

发布时间: 2023-02-24 14:48:49 来源:京报网

永定河西岸,坐落着以琉璃命名的千年古村——琉璃渠村。村内有已760年历史的皇家琉璃官窑厂所生产的琉璃。这里曾熄灭十载的窑火今天上午再次熊熊燃烧,由北京市琉璃制品厂老窑厂改造而成的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首次对外亮相。

■非遗传承人传递火种


(相关资料图)

上午10时许,现场施釉后的琉璃脊兽由工作人员送到了复建的一口釉烧窑内,随后,琉璃烧制工艺吻作、窑作和釉作共六位非遗传承人传递火种,他们手持火种灯进行接力,最后传到了两位小朋友的手中。窑作工匠从火种灯引火种,点燃了火把,将星星之火送入古窑,重燃窑火。

看着火苗越燃越旺,参与传递第二棒的市级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赵长安眼圈泛红:“有生之年看到琉璃烧制技艺能传下去了,很激动也很欣慰!”十年前的2013年,北京市琉璃制品厂因各种原因而停产,窑火熄灭。

早在1993年,赵长安就和琉璃结缘,来到了北京市琉璃制品厂工作。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烧制技艺的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曾参与故宫大修工程的琉璃烧制工作。在窑厂停产的时间里,赵长安一直奔走于社区、校园,讲述琉璃文化。

■近距离感受琉璃文化

曾经因窑火熄灭而离开园区的手艺人,回到琉璃渠重操旧业,延续古法。赵长安回到园区,并继续担任园区琉璃烧制技艺负责人,负责琉璃生产技艺的把控及文化传承工作。2019年底,在琉璃渠老窑厂厂址,一座全新的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完成规划并开工建设。“整个园区也可以说是一座博物馆,处处可以见到官式琉璃的展示。”园区负责人于海燕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区内保留了多个传统的拱券式倒焰窑,窑砖上已烙下厚厚的黑色痕迹和斑驳发亮的堆积釉,这是700余年烧制留下的印记。窑内一坯一坯瓦件成排码放,还原了烧窑前古法装窑的流程。琉璃展厅内还展出了众多瓦件印章、历史图片等,用琉璃瓦摆出的故宫三大殿屋脊造型悬挂半空。

更多市民游客也可以近距离了解琉璃文化。按照计划,园区将联合故宫、市文物局不定期举办琉璃历史文化展览、琉璃工艺品展、琉璃文创展、琉璃技艺非遗文化青少年教育活动等。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潘福达 武亦彬 摄

流程编辑:u00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标签: 琉璃烧制技艺 创意产业园 未经许可

为您推荐

  • 最新资讯
  •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