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天天热议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何磊静、古一平
用大铁锅演示中国天眼原理、带孩子们用塑料瓶造“火箭”冲上百米高空……近年来,越来越多科普短视频成为网络爆款,不少专家、教授、院士拥有百万粉丝,高端、艰深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有趣的面貌进入公众视野。
(资料图片)
科普“网红”吸引百万粉丝
手握一根塑料管,轻松地“驱赶”一束塑料丝,塑料丝神奇地飘浮起来,如同一只章鱼在空中游走。这是令退休物理教师唐守平走红网络的一段短视频。作为科普“网红”,唐守平在抖音平台拥有近百万粉丝,先后发布300多个科普视频,多条短视频播放量达2000多万次。
科普“网红”唐守平正在做科普实验。(受访者供图)
“商品名叫七彩神仙,正式名叫盘丽鱼属,长得跟个盘子似的……”这条幽默的生物鉴定视频播放量超460万,制作者为B站的“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在B站上,以“实时讲解+原创动画短片+专家出镜解说”为特点的大量科普短视频播放量很高,一批科普从业者也由此“出圈”走红。
在此之前,人们对“网红”的印象标签主要为“颜值漂亮”“善于带货”。而时下,不少短视频平台推出的科普“网红”,不“以貌取胜”、以传播知识为目的,也同样吸引大量粉丝。
他们或是退休的教授、院士,或是在医卫、自然、考古等领域颇有心得的专业人士,又或是专门从事科普教育的知识达人,粉丝量从几十万到数千万不等。他们的视频不仅点击量高,且与网民互动热烈,常常引来大量点赞、留言,评论区里更有很多人在不停地刨根问底。
《2022抖音知识数据报告》显示,抖音知识类内容呈持续增长态势,知识类作品发布数量增长35.4%。截至2022年10月,抖音万粉知识创作者数量超50万,同比增长69.6%,其中科普类创作者数量增长达80.4%,认证的教授数量有近400位,涵盖医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集体走红的“流量密码”
不少科普“网红”表示,踏入互联网的目的是激发年轻一代的科学兴趣。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在抖音拥有逾470万粉丝的科普“网红”吴於人说:“我们和科学打一辈子交道了,有责任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科普“网红”吴於人正在拍摄科普实验视频。(受访者供图)
清华大学教授陈昌凤等专家认为,科普“网红”集体走红并非偶然,背后包含社会需求增加、传播渠道更迭、内容形式创新等多重原因。
——科学素养提高、受众群体增加。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将超过15%。随着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群体迅速增加,在“90后”“00后”集聚的社交媒体上,知识需求带动一大波新流量。比如,此前一些科普“网红”多角度解读热点话题“量子纠缠”,引发年轻观众频频在线“催更”。
——网络教育和信息打假等需求激增。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昶表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青少年通过加深对非体系化知识的理解,也有效提升了线下深度学习的意愿。“为什么年轻人爱上用B站学习”的话题,一度引发热烈讨论。此外,互联网中不乏打着科学旗号的虚假信息,一些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专业人士通过鞭辟入里的讲解,引导公众去伪存真,真实了解前沿新知,因而备受欢迎。
——传播方式提升科普效果。
陈昌凤认为,短视频科普走红,部分原因在于用户能以极低时间、空间、经济成本学到不同类型知识。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表示,短视频互动性强,摆脱了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授模式,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同时,短视频平台可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受众区分科普价值,精准推送给有需求的用户,让科普内容更易被广泛接受。
——内容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科普短视频走红离不开精心创作的内容。许多科普作者善于捕捉社会热点,在回应公众关切同时提炼科学知识,创作视角也较为平民化。受访人士表示,科普短视频走红与作者的个性化风格密不可分。“把科学知识巧妙融入好玩的段子里更易被人们接受。”外科医生、科普“网红”程才说。“要像聊天一样传播知识,讲的内容要使对方产生兴趣、听得下去。”科普“网红”补艾松说。
助力科学家承担新时代社会责任
高质量科普有助于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出,科学家要让社会公众更加理解和支持科学,肩负着向社会更好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
科普“网红”王印(中)与孩子们一起用塑料瓶制作“火箭”。(受访者供图)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大力发展线上科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也明确提出,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大力开发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科普作品,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
受访专家表示,科普工作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之一。目前,一些科技工作者仍存在一定认识误区,认为科普是“小儿科”,对参与科普活动有较多顾虑,也欠缺以通俗易懂视听语言表达的能力。
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在市场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科普短视频领域存在专业化不足、同质化严重、商业化过度等问题。如有科普博主发布“高铁上的蚊子为何不会被甩到车尾”的短视频,其结论被物理学专家“打脸”;还有科普视频作者假冒专家贩卖焦虑,甚至推销劣质产品。
业内专家表示,科普短视频创作、发布应建立完善审核把关机制,对于内容、形式、导向等做好审查把关。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治理“伪科学”乱象。
此外,有专家指出,科普短视频作为一种“知识快餐”,无法取代系统化的专业学习。应更好促进线上科普与线下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年轻观众不仅喜爱科普“网红”,更因此爱上科学,进而充满热情投身科技创新。
标签:
为您推荐
广告
- 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天天热议
- 大成上海金ETF宣布清盘 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 世界观天下!故意遮挡号牌还逆行?济南交警查获逆行遮挡号牌大货车
- 赛特新材(688398.SH):阻隔膜能对外销售 全球观天下
- 环球观速讯丨电视剧《公诉》热播 沙宝亮上演跨国追踪大戏
- AI前哨|AI胡编乱造怎么办?OpenAI称找到解决“幻觉”方法
- 全球快资讯丨2023中高考倒计时!考生备考期间怎么吃更安全?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 全球热点
- 朗动两万公里保养,朗动五万公里保养项目-速看料
- 3名未成年强奸犯被执行死刑|环球快资讯
- 天天观焦点:家长曝小学雨天不让打伞进校!网友态度一反常态……
- 山西焦煤与中国石化山西石油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 天天即时看!什么是框架协议采购的主要_什么是框架协议
- 世界头条:苹果“印度工厂”撤退,中国迎来大回流
- 南王科技值得申购吗?激进投资者可以参与
- 焦点资讯:欧洲央行:欧元区金融稳定前景仍然脆弱
- 光莆股份股东林文坤减持120万股 套现1160.4万 2022年公司净利5251.31万 环球速看料
- :广汽传祺怎么样及新款启辰T90怎么样_世界微头条
- 特高压或迎新一轮建设高峰 相关设备企业订单暴增
- cctv5乒乓球直播丁宁(CCTV5乒乓球直播)|环球视讯
广告
- 已有多家个体户被查!2023年,所有个体户12大涉税风险,赶紧自查|观察
- 壮观!日照五莲九仙山云海日出美如画 天天讯息
- 【环球新视野】2023年海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公布
- 关于福元港汇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通告
- 怎么样炸鱼块才又酥又脆?注意这几个点,炸出来绝对的外酥里嫩,凉了也不回软
- 全员包联送服务,天门烟草150名员工参与走访调研 当前独家
- 民航市场运营稳健,客运量环比持稳,同比大增 天天精选
- 每日简讯:美国防长,不是我们要见的人,中方在新加坡,有更重要的事要忙
- 江苏养殖场撤乡并镇怎样给 天天热点评
- 干上了!比亚迪F品牌这次要打长城坦克,SUV内饰谍照曝光
- 美团面试,他直接给我办了一张电话卡,充了300块钱,然后让我交
- 宇新股份(002986.SZ)6737.5万股限售股份将于6月2日上市流通
- 消逝的光芒本体和信徒哪个好玩_消逝的光芒原版和信徒版的剧情有区别吗 有哪些区别 一开始的|全球今亮点
- 科蓝软件(300663.SZ):国产数据库、智能高柜数币机器人“小蓝”是公司今年下半年准备重点推广的两款产品 焦点精选
- 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营收超1700亿
- 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量 市场规模逐年上涨 布局线上+线下渠道模式-环球热推荐
- 今日热文:为什么自酿红酒比瓶装红酒味道香?
- profilefile(profiles是什么文件夹)
- 糜子图片大全大图_糜子图片 环球微动态
- “五四薪火韶年华 三尺讲台写青春” 枝江市中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决赛圆满结束-世界关注